2015年10月13日 星期二

文獻搜尋PART II

目的:
1.搜尋中風病人pain和sensory function 之相關文獻
2.若有相關,其施測評估工具為何?

方法
檢索PubMed搜尋[感覺、疼痛]

相關檢索策略如下:
1.PubMed: sensory[tw] AND pain[tw] AND stroke

結果:
.Pain in stroke patients:
-    此文獻目的:評估PSP盛行率、特徵,以及其對復建計畫的影響程度
-    痛和感覺是否具相關性:
-    DN4NPSI,感覺低下患者呈現顯著較高的神經性疼痛分數。
(感覺低下:四種感覺評量:輕觸、冷覺、尖銳覺、本體覺)

-    












其所使用的評估工具
1.體感覺評估工具àcotton wool (light touch),a cold metal object(cold),a SW filament size 6.65 (尖銳),
ü  執行過程:請病患閉上眼睛,當有感受到觸覺刺激時給予回應,這個過程持續10次,當有8次正確回應時,評為感覺正常。
施測範圍:患側、非患側上下肢
2.本體感覺
施測範圍:大拇指、大腳趾

痛覺評估工具àNRS,DN4,NPSI
若病患認知.語言有受損àPAINAD
若病患認知.語言無受損
NRS:一般的疼痛評量
DN4:篩選工具來辨別神經性疼痛、傷害性疼痛
NPSI:以量化的方式評估神經生理疼痛症狀


.Somatosensory impairment
-    此文獻目的:調查是否感覺損傷對於中風後患有肩痛的個案來得普及
-    痛和感覺是否具相關性:與冷覺具相關性
-    結論:
1.QST評估,有無患有肩痛的中風族群之間並無顯著的差異。p值接大於.05
(體感覺損傷對於中風後肩痛只產生較小的影響)
2.患有肩痛的中風族群指出有不正常冷的感覺。
3.中風族群與一般族群相比之下,具有較高的溫覺閾值、極端的機械閾值

-施測範圍:患側、非患側上肢手臂、下肢










. Classifying post-stroke shoulder pain: Can the DN4 be helpful?
-    此文獻目的: 是否DN4可在PSSP用來區分神經性、傷害性疼痛
-    痛和感覺是否具相關性:相關
-    結果:
1.DN4+較高的比率持續疼痛,而DN4-較高比率為突然疼痛(但都未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)
2.在碰觸、本體、尖銳感覺,DN4+ÐN4族群皆無統計上的顯著比率;然而在冷覺的減少程度,統計上顯著於DN4+族群所觀察到。
-    其所使用的評估工具
1.評估工具:
臨床檢驗:棉花棒(輕觸)、冷(冷覺)SW(尖銳覺)、本體(大拇指)
SW(觸覺的阈值)、壓痛閾值(Somedic pressure algometer)
QST為電腦測試系統,用來偵測震動覺、溫度變化的反應

四.
-    此文獻目的:辨別肩膀的位置、運動覺/本體覺對於中風後肩膀疼痛之間的相關性
-    痛和感覺是否具相關性:(本體覺)
-    應注意肩膀本體覺、運動覺避免更進一步發展肩膀疼痛的危機,會造成惡性循環導致重複軟組織的傷害。









(討論)
1.實質數據分成有統計上的顯著差別,以及在趨勢當中的差別大小,而這些統計數字都易受到樣本的影響。
2.相關/關係是指兩者之間可能產生的相關性,而其中是以平均值下去看待,而非看單一個個案;而因果關係是指兩者之間有前後的先後順序。
3.看文獻:研究目的、結果、討論(可以先試著解釋出結果)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